藝術涂料范文
時間:2023-03-18 13:01: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藝術涂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黃色配橙色:黃色可以給人溫暖的感覺,用發(fā)白的奶黃色來作墻壁或窗簾的底色是最合適的,使視覺開闊,作為明亮的黃色的配色,選擇灰色和橙色為佳,鮮艷的黃色如果配以灰色,會使人心境平和,居住舒適;
2、黃色配茶色:被稱為最溫柔的搭配是黃色配茶色,茶色不是指單色,是在黃色或橙色中加入黑色構成的,因為黃色和茶色顏色相近,易于統(tǒng)一;
3、藍色配紫色:以藍色為中心的色彩組合,是讓人感覺舒暢的一種家居裝飾代表風格,在冷色系中,藍色在視覺上具有縮小退后的效果;
篇2
論文摘要 涂料是指涂覆于基層表面,在一定條件下可形成與基體牢固結合的連續(xù)、完整固體膜層的材料。本文就涂料的基層處理和施工方法進行詳細的闡述。
近些年,我國建筑涂料工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各種新型建筑涂料的需求不斷增長,而且在實際應用中顯示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建筑涂料主要具有裝飾、保護和改善使用環(huán)境的功能。其功能的正常發(fā)揮與涂料的技術性能、基層的情況、施工技術和環(huán)境條件都有密切的關系。
1 基層處理
要保證涂料工程的施工質量,使其經久耐用,對基層的表面處理是關鍵?;鶎犹幚淼暮脡闹苯佑绊懲苛系母街?、使用壽命和裝飾效果,因此涂料施工前必須重視這一工序。不同的基體材料,表面處理的要求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1.1 混凝土及抹灰基層處理
對混凝土及抹灰基層的要求是:應表面平整,陰、陽角密實;基層的ph值應在10以下;含水率對于使用溶劑型涂料的基層應不大于8%,對使用水溶型涂料的基層應不大于10%;抹灰平面應堅固結實,表面的油污、灰塵、濺沫及砂漿流痕等雜物應徹底清除干凈?;覊m和其他附著物可用掃帚、毛刷等掃除。砂漿濺物、流痕及其他雜物可用鏟刀、鋼絲刷、鏨子等工具清除。表面泛堿可用3%的草酸水溶液進行中和,再用清水 沖洗干凈。空鼓、酥裂、起皮、起砂應用鏟刀、鋼絲刷等清理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進行修補。舊漿皮可刷清水以溶解舊漿料,然后用鏟刀刮去舊漿皮。
1.2 木質基層的處理
對于木質基層的要求是含水率不大于 12%;表面應乎整,無塵土、油污等臟物;基層表面的縫隙、毛刺、脂囊應進行處理,然后用膩子刮平、打光。
油脂和膠漬可用溫水、肥皂水、堿水等清洗,也可用酒精、汽油或其他溶劑擦拭掉,然后用清水洗刷干凈。樹脂可用丙酮、酒精、苯類或四氯化碳等去除,或用4%~5%的naoh水溶液洗去。為防止木材內的樹脂繼續(xù)滲出,宜在清除樹脂后的部位用一層蟲膠漆封閉。
1.3 金屬基層處理
對金屬基層表面的基本要求是表面平整、無塵土、油污、銹面、鱗皮、焊渣、毛刺和舊涂層。對于金屬表面的銹層可用人工打磨、機械噴砂、噴丸 (直徑0.2mm~1mm的鐵九或鋼丸)或化學除銹法清除。對于焊渣和毛刺可用砂輪機去除。
2 建筑涂料的施工方法
建筑涂料的基本施涂方法有刷涂、滾涂、噴涂、彈涂等。
2.1 刷涂
刷涂是用毛刷、排筆在基層表面人工進行涂料覆涂施工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學,適用性廣,工具設備簡單。除少數(shù)流平性差或干燥太快的涂料不宜采用刷涂外,大部分薄質涂料和厚質涂料均可采用。刷涂的川頁序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難后易,先邊后面。一般是二道成活,高中級裝飾可增加 1~2道刷涂。刷涂的質量要求是薄厚均勻,顏色一致,無漏刷、流淌和刷紋,涂層豐富。
2.2 滾涂
滾涂是利用軟毛輥、花樣輥進行施工。該種方法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工效高、涂飾效果好等優(yōu)點。滾涂的順序基本與刷涂相同,先將蘸有涂料的毛輥按倒w形滾動,把涂料大致滾在墻面上,接著將毛輥在墻的上下左右平穩(wěn)來回滾動,使涂料均勻滾開,最后再用毛輥按一定的方向滾動一遍。陰角及上、下口一般需事先用刷子刷涂。滾花時,花樣輥應從左至右、從下向上進行操作。不夠一個輥長的應留在最后處理,待滾好的墻面花紋干后,再用紙遮蓋進行補滾。滾涂的質量要求是涂膜厚薄均勻、平整光滑、不流掛、不漏底;花紋圖案完整清晰、勻稱一致、顏色協(xié)調。
2.3 噴涂
噴涂是利用噴槍 (或噴斗)將涂料噴于基層上的機械施涂方法。其特點是外觀質量好,工效高,適于大面積施工,可通過調整涂料的粘度、噴嘴口徑大小及噴涂壓力獲得平壁狀、顆粒狀或凹凸花紋狀的涂層。噴涂的壓力一般控制在0.3mpa~0.8mpa,噴涂時出料口應與被噴涂面保持垂直,噴槍移動速度應均勻一致,噴槍嘴與被噴涂面的距離應控制在40cm~60 cm左右。噴涂行走路線可視施工條件,按橫向、豎向或s型往返進行。噴涂時應先噴門、窗口等附近,后噴大面,一般二道成活,但噴涂復層涂料的主涂料時應一道成活。噴涂面的搭接寬度應控制在噴涂寬度的1/3左右。噴涂的質量要求為厚度均勻,平整光滑,不出現(xiàn)露底、皺紋、流掛、針孔、氣泡和失光現(xiàn)象。
2.4 彈涂
彈涂是借助專用的電動或手動的彈涂器,將各種顏色的涂料彈到飾面基層上,形成直徑 2mm~8mm、大小近似、顏色不同、互相交錯的圓粒狀色點或深淺色點相間的彩色涂層。需要壓乎或軋花的,可待色點兩成千后軋壓,然后罩面處理。彈涂飾面層粘結能力強,可用于各種基層,獲得牢固、美觀、立體感強的涂飾面層。彈涂首先要進行封底處理,可采用丙烯酸無光涂料刷涂,面干后彈涂色點漿。色點漿采用外墻厚質涂料,也可用外墻涂料和顏料現(xiàn)場調制。彈色點可進行1~3道,特別是第二、三道色點直接關系到飾面的立體質感效果,色點的重疊度以不超過60%為宜。
彈涂器內的涂料量不宜超過料斗容積的 1/3。彈涂方向為自上而下呈圓環(huán)狀進行,不得出現(xiàn)接槎現(xiàn)象。彈涂器與墻面的距離一般為250mm~350 mm,主要視料斗內涂料的多少而定,距離隨涂料的減少而漸近,使色點大小保持均勻一致。
3 結論
涂料涂飾是建筑物內外最簡便、經濟、易于維修更新的一種裝飾方法,它色彩豐富、質感多變、耐久性好、施工效率高,目前在建筑物的裝飾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偉華,田惠文,宗成中,等.低表面處理涂料的配方設計和研究進展[j].涂料工業(yè),2008(2).
[2]徐峰.我國功能性建筑涂料的應用與發(fā)展[j].現(xiàn)代涂料與涂裝,2003(2).
篇3
一捧土,成就了一棵樹
在一陣微風的引領下,一顆稚嫩的樹種降落在了雨林中的一捧土上。樹種離開了母親的襁褓,害怕的問:“我在哪?。。。?!薄皠e怕,孩子,這里是雨林?!蹦且慌跬链认榈膶浞N說?!皨寢?,你在哪?”小樹種稚嫩的話語中略帶著傷感與恐懼,他害怕眼前的一切。可她不得不長大,她顫抖著,“孩子,來吧,我會緊緊抱住你的!”在鼓勵下,她將根牢牢的扎進了土壤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種子越長越大,成為了一顆小樹并且也熟悉了周圍的環(huán)境。
有一天,小樹發(fā)現(xiàn),一捧土實在太少了,不能裝下自己的根了,可他又畏懼著陌生的土壤,“孩子,別怕,他們不會拒絕你的,他們歡迎你。我老了,你要好好長成一棵樹。”
在一捧土的鼓勵下,小樹茁壯的成長著,她不再畏懼什么,因為那一捧土始終鼓勵著他,那一捧土已將生命的全部奉獻給了他,就在他即將成為一顆樹的時候,那一捧土已經化為了塵土,一陣微風吹過,便隨風而去,樹努力的搖動著枝干,想挽回他的親人,可那一捧土已經與微風融為了一體,“好好長成一棵樹!!”在風中,那一捧土向樹永別,空氣中縈繞著他的余音。
兩顆晶瑩的水珠落下了,那是他的淚……
篇4
【關鍵詞】金屬鋼,防腐蝕,涂料,工藝
通常在金屬鋼材料表面涂一層防腐蝕涂料,金屬鋼表面防腐蝕涂料施工工藝有以下流程首先要基面清理,然后進行底漆涂裝再面漆涂裝,最后一道工序是檢查驗收,每道工序都有它的要求。
1.金屬鋼表面防腐涂料施工基本條件
1.1防腐蝕材料:鋼結構防腐材料的選用應符合設計要求。防腐蝕材料有底漆、面漆和稀料等。鋼結構防腐底漆有紅丹油性防銹漆、鉬鉻紅環(huán)氧酯防銹漆等;鋼結構防腐面漆有各色醇酸磁漆和各色醇酸調合漆等。各種防腐材料應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指標的規(guī)定,還應有產品出廠合格證。
1.2主要機具:防腐涂料施工主要機具有噴砂槍、氣泵、回收裝置、噴漆槍、噴漆氣泵、膠管、鏟刀、手砂輪、砂布、鋼絲刷、棉絲、小壓縮機、油漆小桶、刷子、酸洗槽和附件等。
1.3作業(yè)條件:油漆工施工作業(yè)應有特殊工種作業(yè)操作證。防腐涂裝工程前鋼結構工程已檢查驗收,并符合設計要求。防腐涂裝作業(yè)場地應有安全防護措施,有防火和通風措施,防止發(fā)生火災和人員中毒事故。露天防腐施工作業(yè)應選擇適當?shù)奶鞖猓箫L、遇雨、嚴寒等均不應作業(yè)。
2. 金屬鋼表面防腐涂料施工工藝流程
鋼材料噴漆,首先要基面清理,然后進行底漆涂裝再面漆涂裝,最后一道工序是檢查驗收。
2.1基面清理:鋼結構工程的油漆涂裝應在鋼結構安裝驗收合格后進行。油漆涂刷前,應將需涂裝部位的鐵銹、焊縫藥皮、焊接飛濺物、油污、塵土等雜物清理干凈。
為了保證涂裝質量,根據(jù)不同需要可以分別選用以下除銹工藝。
噴砂除銹:它是利用壓縮空氣的壓力,連續(xù)不斷地用石英砂或鐵砂沖擊鋼構件的表面,把鋼材表面的鐵銹、油污等雜物清理干凈,露出金屬鋼材本色的一種除銹方法。這種方法效率高,除銹徹底,是比較先進的除銹工藝。
酸洗除銹:它是把需涂裝的鋼構件浸放在酸池內,用酸除去構件表面的油污和鐵銹。采用酸洗工藝效率也高,除銹比較徹底,但是酸洗以后必須用熱水或清水沖洗構件,如果有殘酸存在,構件的銹蝕會更加厲害。
人工除銹:是由人工用一些比較簡單的工具,如刮刀、砂輪、砂布、鋼絲刷等工具,清除鋼構件上的鐵銹。這種方法工作效率低,勞動條件差,除銹也不徹底。
2.2底漆涂裝:刷第一層底漆時涂刷方向應該一致,接槎整齊。刷漆時應采用勤沾、短刷的原則,防止刷子帶漆太多而流墜。待第一遍刷完后,應保持一定的時間間隙,防止第一遍未干就上第二遍,這樣會使漆液流墜發(fā)皺,質量下降。待第一遍干燥后,再刷第二遍,第二遍涂刷方向應與第一遍涂刷方向垂直,這樣會使漆膜厚度均勻一致。底漆涂裝后起碼需4~8h后才能達到表干、表干前不應涂裝面漆。
2.3面漆涂裝:鋼結構涂裝底漆與面漆一般中間間隙時間較長。鋼構件涂裝防銹漆后送到工地去組裝,組裝結束后才統(tǒng)一涂裝面漆。這樣在涂裝面漆前需對鋼結構表面進行清理,清除安裝焊縫焊藥,對燒去或碰去漆的構件,還應事先補漆。
面漆的調制應選擇顏色完全一致的面漆,兌制的稀料應合適,面漆使用前應充分攪拌,保持色澤均勻。其工作粘度、稠度應保證涂裝時不流墜,不顯刷紋。面漆在使用過程中應不斷攪和,涂刷的方法和方向與上述工藝相同。涂裝工藝采用噴涂施工時,應調整好噴嘴口徑、噴涂壓力,噴槍膠管能自由拉伸到作業(yè)區(qū)域,空氣壓縮機氣壓應在0.4~0.7N/mm2。
2.4涂層檢查與驗收:表面涂裝施工時和施工后,應對涂裝過的工件進行保護,防止飛揚塵土和其它雜物。涂裝后的處理檢查,應該是涂層顏色一致,色澤鮮明光亮,不起皺皮,不起疙瘩。涂裝漆膜厚度的測定,用觸點式漆膜測厚儀測定漆膜厚度,漆膜測厚儀一般測定3點厚度,取其平均值。
3.保證項目應符合的標準和規(guī)定
涂料、稀釋劑和固化劑等品種、型號和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使用的檢驗方法是檢查質量證明書或復驗報告。
3.1涂裝工程的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涂裝工程的外觀質量分為合格和優(yōu)良等級,檢驗方法是觀察檢查。
合格:涂刷應均勻,無明顯皺皮、氣泡,附著良好。
優(yōu)良:涂刷應均勻,色澤一致,無皺皮、流墜和氣泡,附著良好,分色線清楚、整齊。
3.2構件補刷漆的質量:
構件補刷漆的質量分為合格和優(yōu)良等級
合格:補刷漆漆膜應完整。
優(yōu)良:按涂裝工藝分層補刷,漆膜完整,附著良好。
檢查數(shù)量:按每類構件數(shù)抽查10%,但均不應少于3件。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3.3干漆膜厚度檢驗
涂裝工程的干漆膜厚度的允許偏差項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相關的規(guī)定。干漆膜要求厚度值和允許偏差值應符合《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
檢查數(shù)量:按同類構件數(shù)抽查10%,但均不應少于3件,每件測5處,每處的數(shù)值為3個相距約50mm的測點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4.鋼構件涂裝注意事項
鋼構件涂裝后應加以臨時圍護隔離,防止踏踩,損傷涂層。鋼構件涂裝后,在4h之內如遇有大風或下雨時,應加以覆蓋,防止粘染塵土和水氣、影響涂層的附著力。涂裝后的構件需要運輸時,應注意防止磕碰,防止在地面拖拉,防止涂層損壞。涂裝后的鋼構件勿接觸酸類液體,防止咬傷涂層。鋼構件涂裝后應加以臨時圍護隔離,防止踏踩,損傷涂層。涂層作業(yè)氣溫應在5~38℃之間為宜,當天氣溫度低于5℃時,應選用相應的低溫涂層材料施涂。當氣溫高于40℃時,應停止涂層作業(yè)。因構件溫度超過40℃時,在鋼材表面涂刷油漆會產生氣泡,降低漆膜的附著力。當空氣濕度大于85%,或構件表面有結露時,不宜進行涂層作業(yè)。鋼構件制作前,應對構件隱蔽部位、結構夾層難以除銹的部位,提前除銹,提前涂刷。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推拿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因椎間盤變性, 纖維環(huán)破裂, 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xiàn)的一種綜合征, 是臨床中引起腰腿痛的常見病、多發(fā)病, 也是使患者喪失工作能力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癥狀為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直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腰部功能活動障礙, 部分患者有明顯的脊柱側彎畸形;好發(fā)于20~50 歲的青壯年, 男性多于女性。
1中醫(yī)學認識
中醫(yī)學認為該病屬于"腰腿痛"、"腿股風"、"痹證"、"痿證"等范疇?!端貑?刺痛論》曰"內里之脈,令有腰痛,不可以咳嗽,咳則筋脈急";《醫(yī)學心悟》中記載"腰痛拘急,牽引腿足"。多因用力不當,損傷筋脈,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所致。中醫(yī)辯證以"腰(腿)痛"為主,其次為"痹病",多予單一方法辯證(八綱辨證、臟腑辯證),辯證要素主要涉及風寒、濕、瘀、虛。證型出現(xiàn)頻率最高為氣滯血瘀,其次為寒濕痹阻、腎陽虛、腎陰虛及血瘀。其治療《靈樞?雜病》曰"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俯也,取足少陽;中熱而喘,取足少陰、中血絡";《醫(yī)學入門》卷一附雜病穴法"腰痛環(huán)跳委中神,若連背痛昆侖武";《雜病穴法歌》曰:"腰連腿痛怎生醫(yī),環(huán)跳行間與風市";《針灸甲乙經》云:"腰脅相引病急,髀筋槭,脛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環(huán)跳主之。"把環(huán)跳穴視為脾樞屈伸開闔之要穴;用藥均根據(jù)其病因病機與肝腎功能失調受損來辨證,治療上多采用肝益腎、祛寒除濕、行氣活血、通經活絡之品。
2中醫(yī)治療
2.1中藥治療 中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建立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之上。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主要的證型有陽虛寒凝、腎虛血瘀、痰濕阻滯以及外感風寒濕邪痹阻經絡,不通則痛。在治療上,提倡溫陽散寒、補腎化瘀、化痰健脾除濕及祛風散寒等。臨床上,這些證型不是絕對獨立的,往往多種證型同時相兼,只是以一種證型為主,同時兼有其他的致病因素。唐鑫[1]根據(jù)辯證中醫(yī)辯證施治,將該病分為寒凝血脈、陽虛寒凝、寒濕阻滯、肝脾不調、陰虛筋軟、瘀血阻滯及氣虛型,分別選用不同的方劑治療,治療后隨訪2個月~2年,根據(jù)量化的療效評價標準,其中優(yōu)53例約占77.9%,良11例約占16.2%,差4例約占5.9%,優(yōu)良率94.1%。趙振山[2]用自擬健腰舒筋湯對105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隨訪時間6~18個月,平均11個月,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0.5%。劉潤珍[3]以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為大法,以:川軍10 g,梔子12g,蒼術12g,玉米15g,柴胡12g,丹參15g,桂枝10g,細辛3g,牛膝10g,杜仲12g,當歸15g,川芎9g,川連10g,白芍10g,白芷10g,全蟲3g為主方,隨證加減,對178例腰突癥患者治療,10d為一個療程,以癥狀的改善和臨床CT檢查結果為療效的評價標準,結果治愈117 例,顯效36例,好轉1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93.8%。杜德元[4]祛風濕、益氣活血、軟堅散結、通絡止痛類中藥配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8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結果:治愈62例,治愈率72%,好轉19例,好轉率22%,無效5例,無效率6%,總有效率94%。劉清華[5]針對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采用身痛逐淤湯化裁,48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轉18例,總有效率達91.7%。腎虛寒凝證,李永儀[6]采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有效率達到93.8%。
2.2 針刺推拿治療 針灸治療腰痛早在《內經》就有記載, 《靈樞?雜病》曰:"痛上寒, 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俯也, 取足少陽"。后世醫(yī)家廣為采用針灸治療腰部疾患, 如《神應經》中有"腰痛取肩井、環(huán)跳、陰市、三里、委中、承山、陽輔、昆侖、腰俞、腎俞"的記述, 針灸治療腰痛療效肯定。針灸具有疏通經絡、祛風活血、補虛強筋的功效,因而臨床上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廣泛。
臨床通常采用循經取穴與局部取穴相結合[7],選取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的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環(huán)跳、秩邊、承扶、殷門、承山、委中、昆侖等穴位,選取雙側夾脊穴,患側秩邊、環(huán)跳;配穴取下肢后側痛取殷門、委中、承山,下肢外側痛取風市、陽陵泉、懸鐘,下肢前側痛取髀關、伏兔、足三里。所有夾脊穴均采用電針治療,以疏通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之氣血經絡,而奏理氣活血,通絡止痛之功。徐文嵩[8]采用每組穴位得氣后行相同的平補平瀉手法,針刺后留針30min,間隔10min行針1次,均治療6d/w,休息1d,3w為1個療程,共觀察1個療程。采用經絡辨證取穴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能明顯提高療效,結合電針比普通取穴針刺臨床有更加顯著的療效,是臨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董玉喜[9]在辯證論治的基礎上,采用督脈穴位配合足太陽膀胱經的秩邊、承扶、委中、委陽、承山、昆侖、京骨穴或足少陽膽經的環(huán)跳、風市、陽陵泉、足三里、懸鐘、丘墟、太沖穴,對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每次留針30min, 15min 行針1次。5次/w, 3w為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針刺1個療程后評定療效。結果治愈28例,顯效17例,有效28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1.23%。
2.3 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腰腿痛主要由髓核突出機械性壓迫、神經根及其周圍的炎性改變?yōu)橹饕蛞?,腰椎間盤突出的非手術療法機理,主要是使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全部或部分還納,突出的椎間盤組織發(fā)生變形或移位,消除或減輕神經根的水腫或局部的無菌性炎癥等。運用牽引治療的方法可以物理因素使腰椎間隙增寬,緩解神經根受壓而導致的疼痛;亦可以配合中藥治療,協(xié)同起到抗炎、抗過敏、改善微循環(huán)、減少滲出的藥理作用,從而,消除或減少神經根周圍的炎癥,減少局部致痛的代謝物質對神經根的刺激[10]。按傳統(tǒng)牽引方法進行治療,5d為1療程,1療程后評定療效。結果提示牽引療法有助于改善局部疼痛、腰部功能的恢復和下肢癥狀的緩解[11]。
2.4其他治療(刺絡拔罐) 張喜娟[12]采用刺絡拔罐等傳統(tǒng)療法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尤其腎虛血瘀型),針對L4/L5、L5/S1單節(jié)段和雙節(jié)段突出或膨隆,且只有一側下肢有癥狀或體征的患者60例。取相應病變節(jié)段及上、下各一節(jié)段夾脊穴(雙側);環(huán)跳、委中、陽陵泉(患側)。用三棱針分別點刺,并在點刺部位拔罐,留罐5~10min;每次出血總量在5~10ml。穴位留針30min,隔日治療1次,15d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3d。治療前及治療兩個療程結束后,分別對兩組用"下腰痛評分標準"(JOA評分)進行臨床癥狀積分的評定,檢測治療前后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結果顯示:刺絡拔罐治療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優(yōu)于普通針刺組,為臨床治療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有效方法之一。PETER TJANDRA [13]針刺結合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0例,取腰椎病變節(jié)段及上、下各一節(jié)段的雙側夾脊穴,患側秩邊、環(huán)跳;及下肢后側痛取殷門、委中、承山,下肢外側痛取風市、陽陵泉、懸鐘,下肢前側痛取髀關、伏兔、足三里。所有夾脊穴均用電針。對照組40例取穴治療與治療組相同,但不用電針。總有效率治療組80.0%,對照組65.0%,兩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
3展望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的脊柱疾病之一,在脊柱疾病中發(fā)病率最高。主要由于椎間盤變性, 纖維環(huán)破裂, 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xiàn)的一種綜合征, 是臨床中引起腰腿痛的常見病、多發(fā)病, 也是使患者喪失工作能力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癥狀為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直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腰部功能活動障礙, 部分患者有明顯的脊柱側彎畸形。在臨床研究中,單一療法干預較少,大多以中醫(yī)綜合療法為主,取不同療法優(yōu)勢互補而協(xié)同增效。但是大部分文獻提示觀察病例偏少,缺乏大樣本、多中心研究,臨床觀察結果的普遍性不強。此外,在遠期療效隨訪方面描述亦不全面。
中醫(yī)治療有效果較好,副作用相對較低,安全性高,便于推廣應用等特點,在本病的治療上應用前景廣闊,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唐鑫,李書振.中醫(yī)藥辨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8例[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89-90.
[2]趙振山,吳小平,黃振宇.自擬健腰舒筋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05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1:63-64.
[3]劉潤珍.中醫(yī)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78例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50.
[4]杜德元.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86例[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1301.
[5]劉清華,曾昭洋,宋敏.中醫(yī)藥治療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48例[J]. 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18-20.
[6]李永儀.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8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06:39-40.
[7]羅穎.針藥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致坐骨神經痛[J].中外醫(yī)療, 2009:70-71.
[8]徐文嵩.經絡辨證取穴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
[9]董玉喜,彭冬青,張玉嬌.循經辨證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80例[J].中醫(yī)雜志 2009:152-153.
[10]俞詩茂.牽引配合中藥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1.
[11]張濤軍.牽引加運動療法治療后方腰椎間盤突出癥20例[J].河南中醫(yī),2011:1404-1405.
篇6
乙方:
為確保 工程的順利進行,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雙方責任,經甲乙雙方協(xié)商同意,甲方把 工程混凝土泵管、布料機的安裝、使用和維修等項目分包給乙方,特制定安全協(xié)議如下:
一、施工地址:
二、施工時間: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
三、甲方責任:
1、甲方負責砼輸送泵的安裝位置,負責搭設防護棚。
2、甲方負責使用布料機。
3、甲方負責安裝泵管。
4、甲方負責夜間照明。
5、甲方負責輸送泵配電箱專用閘具。
四、乙方責任:
1、乙方人員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服從甲方管理。嚴禁到非本工作區(qū)停留行走,嚴禁私自動用他人電器設備和拆除防護設施,禁止吸煙。
2、乙方負責砼泵的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清潔、保養(yǎng)、拆除,對操作手進行培訓考核和安全技術交底。操作手要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技術交底執(zhí)行,否則出現(xiàn)事故由乙方負責。
3、乙方進入施工現(xiàn)場(含生活區(qū)),嚴禁私拉亂接電源電線和電器設備。
4、乙方提供的設備、泵管、布料機管件必須是檢驗合格產品。每天上班之前必須嚴格檢查,確保施工正常使用,否則出現(xiàn)一切事故由乙方負責。
5、乙方必須向甲方進行泵管、布料機的安全技術交底,否則出現(xiàn)事故由乙方負責。
6、甲方違反安全技術交底,乙方有權制止或停止施工。
7、項目部根據(jù)工地實際情況,補充條款如下
本安全協(xié)議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簽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負責人:
乙方負責人:
(簽章)
(簽章)
篇7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大學生心理健康
1 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開展閱讀治療的必要性
根據(jù)近年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大學生是心理問題的高發(fā)人群,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很少能夠主動接受專業(yè)心理治療。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環(huán)境優(yōu)勢和知識受眾優(yōu)勢開展閱讀療法, 通過閱讀可以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審美觀,從而獲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奮發(fā)向上的創(chuàng)造精神,增強抵抗挫折的信心。通過閱讀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疏導和預防中起積極的作用、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可以提高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利用率。主動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校各個部門不可推卸的責任,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肩負著教育與情報信息服務的雙重職能,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絕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應是積極參與者,在引導和幫助其心理健康發(fā)展上,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職責。
2 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的優(yōu)勢
2.1 資源優(yōu)勢 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料,閱讀療法的實施具有無可比擬的資源優(yōu)勢。大學圖書館內藏書豐富,學科門類齊全。不僅如此,圖書館能夠提供書籍、期刊、報紙、多媒體影像資料和電子圖書等多種閱讀方式,在輔導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日常生活,拓寬了眼界。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這浩瀚的書海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心靈慰藉,真正做到對癥下書,解決心理困惑。
2.2 環(huán)境優(yōu)勢 寬敞明亮的閱覽室,優(yōu)雅舒適,為閱讀療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閱覽環(huán)境,使讀者步入圖書館就深深地被這里的氛圍所吸引,大學圖書館的環(huán)境不同于寢室或者教室,它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更深的文化氛圍。不但環(huán)境優(yōu)雅舒適而且充滿了濃厚的人文氣息,這樣的環(huán)境不僅能夠使讀者更好地汲取書籍中的知識而且可以使身處其中的讀者平和心境,正是大學生心靈自我調試和修復的好場所。
2.3 知識受眾優(yōu)勢 閱讀療法不是對任何人都適用的,它只適用于那些有良好讀書習慣的人。大學生相對同年齡的社會青年,閱讀水平相對較高,具有較好地讀書習慣和興趣。他們更善于思考和領悟,容易與閱讀材料的某些環(huán)節(jié)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大學生是一個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他們善于思考,自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閱讀療法更適宜在高校中開展。
3 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開展閱讀療法圖書館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3.1 閱讀療法書籍的選擇 閱讀治療閱覽室里的藏書要有針對性,主要以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或開發(fā)心理潛能的書刊為主。要把不同的書刊推薦給有不同心理問題的讀者,如憂郁的人應讀歡快幽默和積極向上的書刊,如神話、幽默作品、科幻、寓言故事等;性情暴躁易沖動的人,應讀一些修身養(yǎng)性的書刊,讓他們了解別人是怎樣待人處世的,使他們逐步掌握交際技巧,從而解決他們在這方面的困惑,提高交際的信心;因戀愛而苦惱的大學生給他們推薦《青年心理》、《心理與健康》、《心理世界》等讀物,使他們從中受到啟發(fā),正確對待戀愛中的起伏和變化。
3.2 加強閱讀療法的宣傳 “閱讀療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年輕的治療方法,它雖源遠流長,但在我國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操作體系,處在摸索探討階段,無意識地實施著,要使大學生能夠科學地、平靜地接受這種療法,只有讓大學生在了解、認識它的基礎上,才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各高校圖書館應通過開展專題講座、宣傳欄、校園網,發(fā)放閱讀療法小冊子等多種方式和途徑來宣傳閱讀療法知識,使大家對“閱讀療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通過以上手段使大家知道“閱讀”不僅治愚也治病,在大學學習期間乃至今后走到社會上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許多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都是可以借助“閱讀”相關資料來自己解決,并使之終生受益.,使大學生形成有心理問題主動求助于“閱讀”的習慣。
3.3 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的閱讀治療人員隊伍 閱讀療法是一門醫(yī)學、圖書館學和心理學交叉的學科,這就對從事此項工作的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有全面的圖書情報方面的專業(yè)技術知識,而且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治療方面的知識,通過善意的關心和積極的閱讀指導給大學生以心理上的疏導,使閱讀療法能夠順利開展。但是現(xiàn)實中具備這方面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在圖書館很缺乏。因此,大學圖書館應從閱讀療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考慮,引進一批專業(yè)水平高、具有一定閱歷的專家型人才,或者對在職圖書館員進行專業(yè)培訓,培養(yǎng)一批既有理論研究能力,又精通業(yè)務的專業(yè)人才。
3.4 請心理學專家定期開設講座 圖書館聘請心理專家就一些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專題講座,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借助生動形象的案例,將枯燥的心理學知識融入到真實生活里。講座形式不僅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而且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之間就閱讀療法的具體情況進行探討,交流讀書心得體會。同時專家對圖書館閱讀療法工作進行指導,使圖書館能夠及時了解閱讀療法工作的不足之處,隨時改進從而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利用自身優(yōu)勢開展閱讀療法,是具有時代特色的服務創(chuàng)新,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形式。通過學生閱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及時發(fā)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艷,吳秀玲,郭文霞.大學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的設想[J].中北大學學報,2009(6):104.
[2]王倩,丁祖榮,韓俊.發(fā)揮閱讀療法優(yōu)勢,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09(5):46-47.
篇8
[關鍵詞] 數(shù)碼治療儀;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評價
[中圖分類號] R6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7(a)-024-02
Digit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UANG Junqing,TIAN Xinyu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Division of Bone,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git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Methods:Combined with the digital treatment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wer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lone,patient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life,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score and the overall effect.Results:After 21 days treatment group,30 were effective,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control group, 9 cases,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22.5%.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Digital therapeutic equipment;Lumbar disc herniation;Clinical evaluation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因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出現(xiàn)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綜合征。發(fā)病率高、病程長、痛苦大、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科于2006年1月起開展數(shù)碼治療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工作,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80例,將單日住院者歸為治療組,雙日住院者歸為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病情,包括癥狀與臨床體征、工作和生活能力及下肢功能,在治療前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診斷[1]。
1.3 方法
對照組單純使用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除使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外,每日使用數(shù)碼治療儀治療。具體操作為:接通電源后,將一極片固定在椎間盤突出的相應部位,另一極片固定在相應經穴(環(huán)跳、承扶、委中、承山等),選擇P3檔治療,輸出劑量調之耐受限度。每次治療20~40 min,每天每部位治療1次。
1.4 評價方法
1.4.1 安全性評價方法
安全性評價采用分級法,分為以下4級,1級:安全,無任何不良反應;安全性指標檢查無異常。2級:比較安全,有輕度不良反應,不需做任何處理可繼續(xù)治療,安全性指標檢查無異常。3級:有安全性問題,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應,或安全性指標檢查有輕度異常,做處理后可繼續(xù)治療。4級:因嚴重不良反應中止研究;或安全性指標檢查明顯異常。
1.4.2 療效評定方法
采用記分法。
1.4.2.1 癥狀評分①腰背部疼痛與不適:沒有為 3分;時有為 2分;常有或有時嚴重為1分;常很嚴重為0 分。②下肢疼痛與麻木:沒有為3分;時有為2分;常有或有時嚴重為1分;常很嚴重為0分。③大小便無力與會麻木:沒有為3分;時有為2分;常有或有時嚴重為1分;常很嚴重為0分。
1.4.2.2 工作和生活能力評分正常為3分;不能維持為2分;輕度障礙為1分;不能完成為0分。
1.4.2.3 下肢功能評分正常為0分;僅有無力、不適、或步行200 m以后出現(xiàn)間歇性跛行為-1分;明顯的間歇性跛行為-2分。
1.4.2.4 體征評分①脊柱活動度、椎旁觸壓放射痛及直腿抬高和加強試驗:陰性為3分;有椎旁觸壓輕度放射痛或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大于50度為2分;腰部活動略受限,有椎旁觸壓放射痛,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為1分;腰部活動嚴重受限,有放射痛,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且小于30度為0分。②感覺:正常為2分;輕度障礙為1分;明顯障礙為0分。③肌力:正常為2分;輕度減退為1分;明顯減退為0分。④腱反射:正常為1分;減弱或消失為0分。
1.4.2.5 療效評定標準總分20分,分值越小效果越差。①積分在11~20分者為顯效;②積分在6~10分為有效;③積分在5分(含5分)以下為無效。根據(jù)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在治療開始后的24 h、第7天、第14天、第21天兩組的計分結果,作醫(yī)學統(tǒng)計學處理。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分類資料采用χ2檢驗和Ridit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P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評價
兩組患者經過21 d治療,數(shù)碼治療儀治療組30例有效,對照組9例有效,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不良事件
治療組1例高齡患者治療中出現(xiàn)血壓升高,給予靜止、休息,口服降壓藥物對癥處理后癥狀消失,另1例患者治療中出現(xiàn)過敏現(xiàn)象,給予抗過敏治療后癥狀消失。對照組中2例出現(xiàn)胸悶不適,給予安靜、休息后緩解。
3 討論
3.1 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病機制
腰椎間盤突出癥多是在腰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變的基礎上,受外力或風寒濕邪等誘發(fā)因素作用,使纖維環(huán)發(fā)生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或纖維環(huán)突入椎管內而使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受壓,血運不暢,組織缺氧,神經根及周圍組織發(fā)生炎性水腫、缺血和痙攣以至粘連、淤滯而表現(xiàn)出腰腿痛及相應受壓神經支配區(qū)感覺障礙等一系列癥候。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腰腿痛的發(fā)病學說有多種,如機械受壓、自身免疫反應、化學性刺激、神經體液變化等學說[2],椎間盤破裂所產生化學物質使神經根發(fā)炎、突出物壓迫于致炎的神經根等因素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癥重要的致痛機制[3]。腰椎間盤組織具有自身隱蔽的抗原性,髓核突出后,局部可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性炎癥,從而引起盤源性腰腿痛[4-5]。椎旁肌肉緊張造成乳酸堆積產生的無菌性炎癥也是引起癥狀的重要原因。
3.2 數(shù)碼治療儀的作用特點
目前針對本病的治療方法并不少,也都取得了一定療效[6-7]。但是,既有效,又方便,還能被患者所接受的方法不是很多。
數(shù)碼治療儀是四方醫(yī)藥科技研制、生產的產品,屬二類普通醫(yī)療設備,作為一種集電療、磁療、熱療、離子導入為一體的理療產品,是目前治療該病的新設備之一,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又提供了一種新方法。該儀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肯定,具有以下特點:①有效的激活人體細胞,使組織細胞興奮、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炎性介質,減輕致痛物質對神經根的刺激;②具有仿真模擬針灸、推拿等多種理療功能,舒筋活血,使機體恢復功能,起到保健作用;③電磁場效應具有消炎鎮(zhèn)痛、激活細胞組織、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組織無菌性炎癥的作用;④在特定電場作用下,將專用藥墊所敷藥物分解成離子微粒,大劑量穿透作用于人體病變組織,雙管齊下,療效更顯著。
3.3 使用注意事項
該治療儀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情況:①用前須將絨布浸濕、浸透,用手擠攥以不滴水為宜;②治療時2個極片應同時使用,且黑色導電橡膠面貼向皮膚;③嚴密觀察血壓、心率,并詢問患者感覺,如有異常立即終止治療,并根據(jù)不同情況酌情采取靜止、休息,口服降壓藥物或治療心臟病藥物(如速效救心丸),操作臺要長期備有降壓藥、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藥;④該機應在室溫5~40℃,相對濕度小于80%的環(huán)境下應用。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202.
[2]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96-197.
[3]黃俊卿.脊柱旋轉復位手法為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78例[J].中醫(yī)研究,2009,29(1):42-43.
[4]王捷,陳正形.腰椎間盤突出癥免疫學反應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4,12(1):29-32.
[5]李智斌,朱超,袁普衛(wèi).丹鎂合劑對兔腰椎間盤突出癥模型動物血清SOD、NO及TNF-α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9,17(11):1-3.
[6]喬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治療進展[J].中國骨傷,2002,15(12):765-766.
篇9
相關公司中,迪安診斷(300244)、樂普醫(yī)療(300003)擁有技術、品牌、渠道優(yōu)勢;麗珠集團(000513)戰(zhàn)略布局了精準醫(yī)療行業(yè)。
發(fā)改委印發(fā)《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馬拉松、自行車等大型群眾性體育賽事行動方案》,鼓勵賽事舉辦機構與金融機構合作,提供更多契合社會力量舉辦大型群眾性體育賽事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央視財經:豬肉價格在1月份同比上漲7.1%后,連續(xù)五個月同比下跌,批發(fā)價每公斤跌破20元。專家分析稱,隨著農業(yè)逐步開放,豬肉市場必將面臨巨大進口壓力,價格持續(xù)高位運行不大可能。
廣電總局:要全面強化節(jié)目制作機構的主體責任,必須認真嚴肅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決不能創(chuàng)作生產和傳播文化霧霾、文化地溝油、文化三聚氰胺,決不能搞過度娛樂化和三俗。
國家郵政局:上半年郵政行業(yè)業(yè)務收入累計完成3060.3億元,同比增23.6%;業(yè)務總量累計完成4297.6億元,同比增32.7%;6月份,全行業(yè)業(yè)務收入完成560.2億元,同比增27.6%;業(yè)務總量完成816.9億元,同比增34.6%。
上交所:13日,上交所發(fā)出監(jiān)管函,對中國聯(lián)通(600050)申請延期復牌提出了相關監(jiān)管要求。按公司此前公告預計,正在籌劃混改事宜的中國聯(lián)通應該在7月16日復牌。
篇10
【關鍵詞】 樹突細胞;直腸癌;疫苗;免疫療法
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是大腸癌的最常見部位(占65%左右),且患病人群以中老年為主。由于老年人的臟器功能較青年人有所減退,且易患多種疾病,故老年人直腸癌相對中青年有其特殊性。對于直腸癌處理的手段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直腸系膜的整體切除并結合放射療法。但是復發(fā)率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目前,免疫治療已經被認為是繼放療、化療、手術切除之后的第4種腫瘤治療模式,主要有腫瘤抗原疫苗、多肽疫苗、基因疫苗以及樹突細胞(DC)疫苗等,其中以DC疫苗為基礎的主動免疫治療,已成為最近研究的熱點〔2〕。
1 直腸癌免疫逃逸機制及免疫耐受表現(xiàn)
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在防止腫瘤發(fā)生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現(xiàn)已證實,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缺陷是造成腫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機制之一,并且還制約著腫瘤免疫療法的效果〔3〕。
1.1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凋亡機制 近些年發(fā)現(xiàn),很多腫瘤組織中都存在TIL,TIL在腫瘤免疫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通過Fas系統(tǒng)或釋放顆粒酶、穿孔素殺傷腫瘤細胞。但是,當直腸癌細胞表達Fasl時,F(xiàn)asl可誘導TIL發(fā)生凋亡,進而反擊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一定程度上誘導了腫瘤的免疫逃逸,而且腫瘤抗原EpCAM與人類白細胞相關免疫球蛋白樣受體(LAIR1)相結合后,可直接對細胞免疫反應產生抑制作用〔4〕。
1.2 直腸癌免疫耐受表現(xiàn) 直腸癌細胞能夠通過多種機制誘導免疫耐受,表現(xiàn)為:Th1細胞凋亡,Th2細胞極化,調節(jié)性T細胞數(shù)量增加,T細胞和NK細胞CD3復合物ζ鏈表達下調,外周血中不成熟細胞增多,而且血清中TGFβ、IL10等細胞因子濃度升高〔4〕。鑒于DC的免疫學特性以及類漿細胞DC抗原提成作用的新進展〔5〕,DC已經成為直腸癌治療的一種潛在手段。
2 DC的免疫學特性
DC由美國學者Steinman〔6〕于1973年發(fā)現(xiàn),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強大,并且是惟一能激活初始性T細胞的抗原提呈細胞。DC可有效地誘導初始T細胞的增殖和應答,促進CTL和輔T細胞(Th)的生成。根據(jù)DC的來源,可將其分為骨髓來源DC和類漿細胞DC兩類〔7〕。
未成熟DC常位于抗原易于入侵部位,如腸黏膜,它們能夠特異性捕獲抗原,但缺乏激活T細胞的能力〔8〕。隨著DC逐漸分化成熟,它們伸出許多樹突樣或偽足樣突起,漸漸移至外周淋巴器官,發(fā)揮抗原呈遞作用,并與抗原特異性T細胞相互作用而啟動免疫反應。
DC是人體內功能最強大的專職抗原提呈細胞,成熟的DC可通過表達MHCⅠ和MHCⅡ分子等途徑提呈抗原。DC表達的MHCⅠ類抗原的量要比巨噬細胞多5~20倍,而MHCⅠ類抗原正是所有抗原提呈細胞將抗原提呈給T細胞的中介分子,因此,DC的抗原提呈能力比巨噬細胞高10~30倍〔9〕。由此可見,DC在免疫監(jiān)視、抗原的攝取和搬運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3 DC與腫瘤的關系
DC與腫瘤的關系密切。一般來說,人體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DC及腫瘤浸潤DC(TiDC)的數(shù)量、功能與腫瘤的預后呈正相關。Ishigami等〔10〕檢測了胃癌患者腫瘤組織中TiDC的表達,結果顯示:DC浸潤程度與患者遠處淋巴結和腹腔轉移以及病情惡化程度呈負相關。對某些實體瘤內的DC浸潤程度研究亦證明TiDC數(shù)量愈多,則患者預后愈好。所以,TiDC在腫瘤的免疫激活與免疫耐受中均有一定作用。
大多數(shù)腫瘤組織中DC的含量有限,且多數(shù)處于未激活狀態(tài),這與腫瘤產生的細胞因子對DC的影響有關。例如:TNFα抑制DC對特異性CTL細胞的激活;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抑制DC前體分化發(fā)育為成熟的DC;IL10抑制DC表達刺激分子B7。
總之,在腫瘤組織內,腫瘤細胞可以通過釋放免疫抑制因子造成DC的功能缺陷,使其無法有效的呈遞抗原,而且,這對T細胞的活化及其功能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4 直腸癌的DC疫苗
直腸癌患者往往預后較差,并且復發(fā)率高。經過研究者的不斷探索,以樹突細胞為疫苗治療直腸癌已經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4.1 直腸癌細胞裂解產物致敏DC Burgdorf等〔11〕應用直腸癌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經含有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腫瘤細胞裂解物反復沖擊,從而致敏DC形成疫苗。對17例直腸癌患者每人2 w注射1次疫苗,共注射10次。依據(jù)國際癌癥研究組織的分級標準進行評定,其中4例病情得到了穩(wěn)定。對患者的后續(xù)研究證明,DC疫苗的治療方法安全、無毒性,其對于直腸癌的病情穩(wěn)定率可達24%(4/17)。
4.2 腫瘤相關抗原肽負載DC疫苗 腫瘤抗原肽致敏的DC具有很好的靶向性。這種DC能顯著誘導機體CTL的激活,進而產生抗腫瘤免疫,發(fā)揮一定的保護性作用。Ueda等〔12〕最近從13例腫瘤晚期患者的外周血中成功誘導了成熟的DC,用癌胚抗原(CEA)抗原肽對DC進行修飾,進而制備腫瘤疫苗,并對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了檢測。某些體外實驗亦表明該類DC疫苗可明顯引起腫瘤患者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刺激T細胞的增殖,對腫瘤細胞產生一定的殺傷作用。
4.3 DC腫瘤細胞融合疫苗 從理論上講,DC與腫瘤細胞融合的致敏方法,可將全部腫瘤抗原結合于DC,使其既具有腫瘤細胞的全部抗原性〔13〕,又具有活化T細胞的功能。目前融合技術主要有電融合和化學融合兩種方式,其中電融合的效率較高。從現(xiàn)有的技術資料來看,通過融合技術獲得DC腫瘤細胞融合疫苗的方法切實可行〔14〕。一般情況下,融合技術制得的疫苗,效率高于其他以DC為基礎的免疫療法。這是由于融合后的細胞不僅具有DC的抗原呈遞功能,而且還能夠產生針對T淋巴細胞的MHC分子。
目前研究者發(fā)現(xiàn),該種融合細胞能夠防護腫瘤細胞的攻擊,結果可使已產生的腫瘤逐漸消退。經過進一步的觀察與研究,由自體或同種異體的DC與腫瘤細胞融合后獲得的雜交細胞疫苗,在體內或體外均可表現(xiàn)出相同的生物學效應。這一發(fā)現(xiàn)表明,雜交融合疫苗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機體內的APC對于抗原的攝取和呈遞功能〔15〕。因此,該種方法是一種很有潛力的腫瘤治療手段。
4.4 腫瘤細胞RNA負載DC 腫瘤免疫療法旨在引發(fā)機體產生針對腫瘤抗原的特異性免疫反應,而該過程的根本性反應就是DC將腫瘤相關抗原傳遞給T淋巴細胞。通過將負載腫瘤抗原的DC重新注入患者體內或體外擴增的方法,均可以獲得抗腫瘤的淋巴細胞。應用轉染等方法使活體DC負載RNA,再經RNA的表達使DC成為產生特異性腫瘤相關抗原的有效工具。并且該種方法已經開始展示出美好的前景,研究者們也在積極地設計臨床研究實驗〔16〕。但是特異性抗原的選取、DC細胞的活化以及給藥參數(shù)等問題,仍然是限制該種方法的瓶頸所在。目前,已有學者開始在提高RNA對DC的轉染率、改善抗原傳遞途徑、以及T細胞的共同刺激等方面,尋求可使該種疫苗更加完善的方法〔16〕。
4.5 Exosome融合DC疫苗 Exosome是生物活性小囊泡家族中的新成員,由多泡體融合而來,至今其功能尚不完全明確。但研究表明,Exosome可以用做腫瘤抗原。DC能夠將該腫瘤抗原傳遞給T淋巴細胞,誘導T細胞活化〔17〕。Exosome來源廣泛,可由上皮細胞、造血細胞、腫瘤細胞等一系列細胞分泌。在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由負載腫瘤抗原的DC所產生的Exosome,能夠誘發(fā)腫瘤抗原特異性CD8+CTL增殖活化,從而發(fā)揮抗腫瘤的免疫學效應。此種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通過無細胞的疫苗對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進行有效刺激,該種特性很可能會成為提高DC疫苗治療腫瘤效率的潛在突破點〔18〕。
4.6 激發(fā)型41BB單抗聯(lián)合凋亡腫瘤細胞致敏DC 作為重組腫瘤壞死因子受體可溶性蛋白(TNFR)超家族的成員,41BB分子可功能性表達在DC上,而且,該分子的活化可進一步促進DC的分化和成熟,增強其激發(fā)T細胞的功能。由此,李敏等〔19〕應用凋亡小鼠B細胞淋巴瘤細胞A20負載的DC來制備APDC,A20荷瘤小鼠分別被注射APDC、2A單抗或二者聯(lián)合。通過觀察腫瘤生長情況及小鼠生存期,發(fā)現(xiàn)3種方法均有一定治療效果。單獨注射APDC或2A單抗可獲得12.5%或25.0%的腫瘤完全緩解率;二者聯(lián)合應用,治療效果更好,腫瘤完全緩解率可達62.5%,并且荷瘤鼠可長期生存。治療后荷瘤鼠脾臟T細胞體外增殖更為活躍,CD4+IFNγ+T細胞的比例也明顯升高。在聯(lián)合治療荷瘤鼠的血清和脾臟T細胞的培養(yǎng)液上清中,IL2和IFNγ的分泌水平明顯升高,而IL10的分泌水平降低。由此可見,可以通過對以激發(fā)型41BB單抗聯(lián)合凋亡腫瘤細胞致敏DC的進一步研究,來不斷完善此種方法,以使其早日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5 展望
隨著對DC細胞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以DC細胞為基礎的免疫療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DC疫苗的構建方法也日益多樣化和高效化。但是,由于對DC的研究歷史較短,特別在直腸癌治療方面才剛剛起步,DC的某些負面影響尚不明確(例如:由于DC具有潛在的分化缺陷,所以在機體的某些腫瘤刺激因子作用下容易造成機體DC的免疫耐受)。就目前來看,每一種新的方法都有其不足之處。但是,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腫瘤的免疫治療一定會實現(xiàn)多方法和多層面的相互結合,并且以DC為基礎的腫瘤免疫治療方法也一定會成為直腸癌治療領域的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Zampino MG,Labianca R,Beretta GD,et al.Rectal cancer〔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09;70(2):16082.
2 WeltersMarij JP,Van Montfoort N,Khan S,et al.Report on the six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CIMT),May 15 and 16,2008 in Mainz,Germany〔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09;58(5):77787.
3 Bennaceur K,Chapman JA,JeanLouis TJ,et al.Immunosuppressive networks in the tumour environment and their effect in dendritic cells〔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9;1795(1):1624.
4 李天煜,陳利生.結直腸癌的免疫逃逸與免疫治療進展〔J〕.結直腸外科,2008;14(5):36972.
5 Kulig P,Wawro K,Cichy J.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in pathophysiology of immune responses〔J〕.Postepy Biochem,2008;54(4):3717.
6 Steinman RM,Cohn ZA.Identification of novel cell type in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 of mice:morphology,quantification,tissue distribution〔J〕.J Exp Med,1973;137(5):114262.
7 Wurzenberger C,Koelzer VH,Schreiber S,et al.Shortterm activation induces multifunctional dendritic cells that generate potent antitumor Tcell responses in vivo〔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09;58(6):90113.
8 Yuan A,Steigen SE,Goll R,et al.Dendritic cell infiltration pattern along the colorectal adenomacarcinoma sequence〔J〕.APMIS,2008;116(6):44556.
9 陳 存,喬代蓉.樹突細胞的功能〔J〕.中國護理雜志,2007;4(9):1920.
10 Ishigami S,Natsugoe S,Tokuda K,et al.Clinical impact of intratumoral natural killer cell and dendritic cell infiltration in gastric cancer〔J〕. Cancer Lett,2000;159(1):1038.
11 Burgdorf SK,F(xiàn)ischer A,Myschetzky PS,et al.Clinical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to a dendritic cell based vaccine〔J〕.Oncol Rep,2008;20(6):130511.
12 Ueda Y,Itoh T,F(xiàn)uji N,et al.Successful induction of clinically cornpetent dendritic cells from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obilized monocytes for cancer vaccinetherapy〔J〕.Cancer lmmuno Immunother,2007;56(3):3819.
13 張紅梅,張利旺,劉文超,等.肝癌細胞HepG2與肝癌患者樹突狀細胞融合瘤苗的體外效應〔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27(6):5535.
14 Kjaergaard J,Wang LX,Kuriyama H,et al.Active immunotherapy for advanced intraeranial murine tumors by using dendritic celltumor cell fusion vaccines〔J〕.Neurosurg,2005;103(1):15664.
15 Shu S,Zheng R,Lee WT,et al.Immunogenicity of dendritictumor fusion hybrids and their utility in cancer immunotherapy〔J〕.Crit Rev Immunol,2007;27(5):46383.
16 Tyagi RK,Mangal S,Garg N,et al.RNAbased immunotherapy of cancer:role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dendritic cells〔J〕.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2009;9(1):97114.
17 Subra C,Laulagnier K,Perret B,et al.Exosome lipidomics unravels lipid sorting at the level of multivesicular bodies〔J〕.Biochimie,2007;89(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