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3 12:30: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宋明理學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宋明理學教案

篇1

一、抓好備課環(huán)節(jié),設定科學教學目標,找準有效教學的方向

1.抓好教學前的備課工作很多教師非常輕視備課環(huán)節(jié),認為備課無非就是看看教材、寫寫教案。其實備課囊括了從學情的了解,課標的解讀、教材的理解,教學方法的選用到教學過程的設計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既涉及知識層面也涉及學習者的層面,只有抓好了這兩個層面的東西,我們才能制訂出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備課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研究新課標。新課標規(guī)定了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學習行為和學習程度,是制訂具體教學目標的依據(jù),也是我們教學和評價的基礎。

2.要深入了解學情教學目標的實施最終是通過學生的學習行為來實現(xiàn)的,如果教學目標是制定在不了解學生的情況基礎上,用這個目標去指導教學活動,必然導致教學無效的結果。所以,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的情況,根據(jù)學生水平的差異性,實事求是地設定不同層次的目標,才能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如,在學生層次低的班級,我的教學目標就強調(diào)學生對歷史時序、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基礎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對層次較好的班級,我的教學目標則定為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著力訓練他們的抽象、拓展思維。

3.教學目標的設置應該建立在對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上只有建立在這三個方面上的教學目標,才能算是科學的目標,才能指導我們開展進一步的教學活動。

二、選擇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激發(fā)課堂教學的活力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教學方法的優(yōu)劣,關系著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采用了多種方法,這些方法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注入式,也叫“填鴨式”;一類是啟發(fā)式。

1.注入式教學法注入式的教學方法是我們長期以來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它的特征就是把學生簡單地看成“知識接納的機器”,沒有把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培養(yǎng),抹殺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忽略學生的個人體驗,使學生變成了生吞活剝、喪失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書呆子。

2.啟發(fā)式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則強調(diào)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的統(tǒng)一,它把促進學生個人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視為目標,不僅重視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還重視學生作為公民的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方法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潛力,使他們能主動參與,同時也能發(fā)揮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讓師生相互合作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如,在講“宋明理學”這一內(nèi)容時,對于宋明理學的影響,我沒有直接把結論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分成小組去收集各種資料,然后讓他們根據(jù)所收集的資料得出自己的結論。到下節(jié)課時,學生分組在課堂上展示了他們收集的各種圖片和文字資料,并用這些資料得出了各小組對于宋明理學影響的理解,有小組認為宋明理學對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有著深刻的影響;有的小組認為它對個人修養(yǎng)的形成有影響;更有學生從宋代女子服飾變得含蓄、保守,論證了宋明理學對人們思想的禁錮。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動手動腦,還讓學生理解了“論從史出”這一歷史學習的觀點和方法,自然也就能達成有效教學的目標了。

三、拓展教學評價的維度,多個角度驗證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