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的構建與實施

時間:2022-03-17 03:53:46

導語:分析化學的構建與實施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化學的構建與實施

1設計性實驗考核體系多元性的必要性

多元化考核與評價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論提出來的。多元智能理論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于1983年首先提出[5]。他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智商(IQ)理論,把智力變成了“復數(shù)”。即把智能分為八種類,包括:

(1)語言智能,指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傾聽、閱讀、寫作、討論達成有效溝通的能力。

(2)數(shù)理-邏輯智能,是指邏輯推理、數(shù)學運算和探討科學問題的能力,需要進行辨別模式、演繹推理和邏輯思考,是與科學和數(shù)學思維關系最為密切的智能。

(3)視覺空間智能,指針對所觀察的事物,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模型或圖像從而加以運用的能力,包括很強的觀察、創(chuàng)造、再現(xiàn)圖片和影像的能力。

(4)音樂智能,是指創(chuàng)造曲調和節(jié)奏的能力,也包括理解、欣賞和評價音樂的能力。

(5)身體運動智能。具有該智能的人一般能相對容易地操縱外物,并進行精確的身體運動。

(6)人際關系智能,在人的社會性活動中才可體現(xiàn),擁有該智能的人與其他人能很好合作,一般能成為優(yōu)秀的團隊隊員和管理者。

(7)自我認識智能,自我認識智能指自知、自處、深入理解自己內心世界的能力,其核心就是反思與重建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8)自然觀察智能,主要是指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形態(tài)結構,對物體進行辨別和分類,把握其特征的能力。通常每種智能都可用于創(chuàng)新能力開發(fā),而且人類的智能是幾種智能的相互作用,當挖掘個人自身的潛能而進行高效率的學習時,必將在認知、情緒,甚至生理等各方面展現(xiàn)出原來所沒有的明顯變化[6]。分析化學設計性實驗是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高層次,要完成一個設計性實驗,由于其支撐知識是復合型的[7],這要求學生學會融合貫通分析化學多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甚至是其他多門學科知識點的同時,學生還需要利用現(xiàn)有的實驗條件或者創(chuàng)造可行的實驗條件完成實驗。完成實驗的過程體現(xiàn)了掌握的實驗知識、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多方面的內容,即完成實驗的過程和方法具有多元性特點。長期以來,實驗評價體系基本都存在著評價單一化的弊端[8-11],主要為:

(1)評價的主體單一化,教師是實驗結果評價地唯一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受評者,其意見、人格、個性特征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嚴重影響了評價的客觀性和發(fā)展性;

(2)評價方法的單一性,老師通常采用終結性實驗報告的結果來評價學生對實驗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對實驗的全程和學生的全面素質的評估,忽略了質性描述的定性評價手段,制約了評價的信度與效度。同時,過分倚重考試的成績量性化。這些弊端都極大地制約著實驗教育的健康發(fā)展,妨礙著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無法客觀、全面評價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的科研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利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分析化學實驗多元考核,有助于發(fā)揮學生開展技能訓練、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研究等活動的積極性。評價體系可具體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實驗觀察操作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科研寫作能力和自我反思等五方面進行考核評價。

2分析化學設計性實驗考核評價指標

2.1設計能力的考核

分析化學設計能力的體現(xiàn)在預習報告中,設計能力的考核主要是對學生語言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的評價和考核。語言智能在設計性預習報告上體現(xiàn)為學生是否在認真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對實驗原理、方法,實驗步驟,實驗關鍵點進行了清楚詳實的表達。而學生的數(shù)理-邏輯智能則體現(xiàn)為學生是否能夠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以設計性題目為主旨較好地確定合理的實驗方案和步驟。要完成一份較好的計性實驗報告需要學生具有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謙虛好學的學習態(tài)度和認真刻苦的學習風氣,同時設計性預習報告的完成過程也是一項良好的科研訓練過程,能讓學生體驗知識的探究過程。考核過程對具有創(chuàng)新思路的設計方案應當眾表揚并適當點評,以達到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的目的。

2.2實驗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考核

分析化學設計性實驗觀察和操作能力的考核主要是對學生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和自然智能等進行培養(yǎng)和評價。視覺空間智能在分析化學實驗中主要表現(xiàn)在對實驗現(xiàn)象的敏銳觀察能力、實驗過程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驗過程的思考能力。身體運動智能的考核在分析化學設計性實驗中體現(xiàn)為學生對實驗的操作及動手能力。自然智能在分析化學設計性實驗中體現(xiàn)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是否合理的處理實驗過程所產(chǎn)生的污染物,是否有良好的保護環(huán)境意識。對于分析化學實驗,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進行正確操作,這直接決定了實驗結果是否精確和準確。具體的考核內容包括實驗方案和步驟是否合理、實驗操作方法是否正確、儀器的使用是否規(guī)范、實驗的現(xiàn)象是否觀察仔細,實驗過程是否快速,實驗儀器和臺面的整理是否到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實驗老師按照合理的標準進行評分。

2.3科研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考核

設計性實驗的實驗報告采用論文式實驗報告或者墻報的形式完成,報告要求完全按論文格式撰寫,具體包括:摘要、關鍵詞、前言、實驗材料和方法、實驗結果、分析討論、致謝、參考文獻,并且對字體、圖、表等進行統(tǒng)一規(guī)范。論文式實驗報告或者墻報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科學規(guī)范語言的運用能力,培養(yǎng)了科技論文寫作和表達能力,為其將來的畢業(yè)論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還鍛煉了學生查閱文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的實驗報告寫作存在的問題,如:(1)學生在書寫實驗報告時,抄襲嚴重的問題,以往學生往往照抄實驗講義的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等甚至照抄自己同學的實驗報告內容;(2)實驗報告寫作不認真,討論空洞無深意的問題,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評分標準的不明確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只要得到了一個最終結果就完成實驗的心態(tài),往往對所做的實驗沒有反思和總結,馬虎對待。

2.4自我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與考核

實驗報告是學生經(jīng)過動手操作、觀察現(xiàn)象、分析、思考之后做出的書面報告,完整地記錄實驗的全過程,包括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總結,完成實驗報告是對實驗的再認識和思考過程[12],論文式實驗報告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智能、邏輯-數(shù)理智能還對自我認識智能的提高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5]。自我認識智能的核心是反思與重建自己的思想與行為[7],我們在論文式實驗報告的撰寫中不但要學生做好思考題還特別加強學生的“體會與反思”,學生的心得體會寫的越多,實驗報告的深度和個性也得到加強,學生會主動質疑實驗中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使對實驗的自我認識智能逐漸得到了提升。

2.5實驗團隊能力的培養(yǎng)與考核

實驗團隊能力的考核主要是對學生人際關系智能的鍛煉和評價。要完成一項設計性分析化學實驗不能單靠一個人的能力,往往存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甚至還存在學生與管理老師之間的交流和協(xié)作。學生之間的合作表現(xiàn)為實驗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還體現(xiàn)在組與組之間的相互幫助。如為了保證實驗進度同組同學之間查閱資料、進行實驗方案的討論確定、實驗試劑的配制,組與組之間公共儀器的協(xié)調使用、實驗方案的比較,另外實驗過程中要使用到危險藥品時學生要相互提醒和關照。此外要向老師或者實驗管理老師了解實驗所用儀器是否可行。實驗團隊能力的考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交流協(xié)作能力,并且可以在實驗過程中通過交流提高學生之間的友誼和所學知識。

3分析化學設計性實驗考核評價量化表

實驗的總成績以100分計,實驗的總成績考評體現(xiàn)出學生的設計能力、實驗觀察和操作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科研寫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等五方面內容

4結語

通過多年年來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對設計性實驗教學新體系引入多元性考核體系,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大大地開拓了學生科研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適應時展的需要。從教學體系而言,完善了課程從理論教學到與實驗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有機聯(lián)系。同時對實驗教學實施起到導向和質量監(jiān)控的作用。

作者:廖曉寧謝靜思張琳白玲單位: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理學院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