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小實驗融入幼兒科學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12-23 11:20:36

導語:化學小實驗融入幼兒科學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小實驗融入幼兒科學教育的作用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數(shù)幼兒園的幼兒啟蒙教育中,在幼兒園,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成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幼兒科學教育不僅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潛能、開發(fā)幼兒的心智、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還是一種簡潔有效的科學啟蒙教育方式。化學實驗融入幼兒科學教育中,對幼兒的成長與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化學小實驗;幼兒科學教育;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幼兒科學教學的目標進行了闡述,目標要求,要“保護并發(fā)展每個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數(shù)幼兒園的幼兒啟蒙教育中。幼兒科學教育在其他國家的發(fā)展比我國要早很多,與我國相比,他們把化學小實驗融入兒童科學啟蒙教育中有著很久的歷史。20世紀初期,法國的居里夫人就開始將特有的實驗引入兒童教育中,目的就是為了激發(fā)兒童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熱情。在美國,有很多社團和機構以多樣的形式開展各類化學小實驗活動,以此來讓兒童接觸化學、初識化學、融入化學、享受化學帶來的樂趣。如:“ChemistryAbounds”[1]“Chemistryforkids”和“SuperSaturday”等課外活動[2],他們還針對科學教師進行了“ScienceisFun”等培訓,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美國在化學啟蒙教育中所做的努力[3]。1997年,德國也開始將化學實驗引入兒童教育中。如巴斯夫(BASF)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互動式“小小化學家”兒童化學實驗室[4]。國外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并為化學小實驗融入幼兒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截至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研究人員開始開展化學小實驗啟蒙主題的工作。如吉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已經聯(lián)合相應的幼兒機構開始了化學小實驗的實踐研究[5,6],這些課題組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設計了一些有趣的、益智性較強的化學小實驗,這些小實驗深受兒童喜愛,教學效果顯著,成效可觀。幼兒科學教育與化學小實驗間接地促進了幼兒科學教育的進一步完善,對提升幼兒學習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幼兒的成長與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1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提升幼兒的多方面能力

化學小實驗具有安全、衛(wèi)生、環(huán)保、貼近生活、易于感知、操作簡單等特點,并在其中加入了“魔術”的元素,使得化學這門學科更富有神秘色彩,易于激發(fā)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兒在直接觀察、親自操作的科學探究過程中獲取知識、積累經驗?;瘜W小實驗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感官性、智慧性,符合兒童生長和思維特征。小實驗的“魔術”要素滿足了兒童對新事物強烈的認知感,讓他們在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中獲得對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的認識與要求,實現(xiàn)幼兒科學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在觀看小實驗的過程中,幼兒既提高了觀察能力,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例如老師可以在可樂中放入曼妥思薄荷糖,形成“小噴泉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讓小朋友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等實驗結束后,再讓小朋友們將自己看到的現(xiàn)象說出來。有趣的實驗一定會讓小朋友們大開眼界,他們也會對實驗過程有不同的想法,這時,老師可以鼓勵幼兒踴躍發(fā)言,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兒童觀察事物的能力,又能提升兒童的語言組織能力。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既達到了幼兒的培養(yǎng)目標,又為幼兒科學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了基礎?;瘜W小實驗中含有大量的趣味性元素,生動有趣且形式多樣,能夠激發(fā)幼兒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幼兒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guī)律,從而形成化學基本觀念,為幼兒將來小學科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2親近化學,認識化學,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情趣

將化學小實驗融入幼兒科學教育中,能幫助更多的幼兒親近化學?;瘜W小實驗中直觀的化學反應會立即引起幼兒的關注,在正常情況下,幼兒會產生多樣的情感效應,化學小實驗中事物和現(xiàn)象的變化都是比較直觀的變化,很容易被幼兒感知到,從而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對科學的探究欲望。例如,我們可以為兒童設計“魔法水吹氣球”小魔術。首先,要將醋灌入水瓶中,迅速把蘇打粉倒入瓶中,再將氣球套在水瓶上,這時氣球就會慢慢吹起來。這樣直觀、安全的小實驗會激起兒童的求知欲,他們應該很想知道為什么氣球會慢慢吹起來,這時老師可以告知幼兒這個“魔術”的秘密,告訴他們其實是產生的二氧化碳將氣球吹起來的。這樣的小實驗能夠激起兒童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早早愛上化學和科學學科。我們還可以為幼兒設計“泡泡龍”魔術,事先準備好檸檬酸、色素、蘇打粉、洗潔精,接著將檸檬酸溶解在透明的小瓶中,再加入各種水果、蔬菜的色素和洗潔精,最后快速地加入蘇打粉,這時五顏六色的泡泡就會蜂擁而出,此時可以讓幼兒直觀地感受泡泡的涌出,以此引發(fā)他們的好奇心,讓幼兒融入實驗中,親身體會實驗過程。在幼兒對實驗現(xiàn)象產生好奇后,老師再告訴他們,這么好玩的泡泡也是化學反應在起作用,從而加深化學這門學科在幼兒心中的神秘感,從而激發(fā)他們對化學、對科學學科的興趣以及對知識探究的欲望。

3在生活中尋找化學,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

化學小實驗一旦融入幼兒科學教育中,小實驗的神奇“魔力”將會引發(fā)幼兒的一系列疑問和思考,促使孩子進行探究,同時也可以將知識進行遷移。例如,老師可以設計名為“神奇的魔力水”的實驗。老師將藍莓汁倒進透明的容器中,讓學生觀察溶液的顏色,然后將小蘇打加入其中,此時溶液立即由紫紅色變?yōu)榫G色,這時小朋友們肯定感到很神奇,接著,老師再向容器中加入白醋,溶液很快又會變?yōu)樵瓉淼念伾@蠋熆梢宰層變赫f出整個溶液的變化過程,提問幼兒是不是感覺很神奇以及是否想知道為什么會產生變化,幼兒回答“很神奇且想知道變化原因”,這時老師可以進行解釋,這種“魔力水”是小朋友們喜歡吃的藍莓擠出來的汁,藍莓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遇到堿會變成藍色,但是由于藍莓汁里面還含有其他色素,這樣多色素的混合就會使藍莓汁變成綠汁。當加入酸后,堿與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此時魔力水就會由綠色再變成紫紅色。在幼兒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可以讓他們回家后講給家人聽,并向家人普及這些常識。還可以讓小朋友們在生活中找一找與花青素有關的水果、蔬菜,并與家長一起探索化學的奧秘,達到知識的遷移。與此同時,也能讓幼兒感知到原來身邊處處有化學。

4在大自然中尋找化學,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化學小實驗的融入,能啟發(fā)幼兒將自己所知的科學知識與周圍的生活現(xiàn)象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能激發(fā)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化學,尋找和解釋生活中的類似現(xiàn)象;能夠鼓勵幼兒用自己現(xiàn)已掌握的科學經驗和技術方法解決問題,為后續(xù)在科學探求領域的不斷發(fā)展打下基礎,同時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對科學家的敬仰之情。在幼兒對花青素有了初步的認識以后,老師可以帶小朋友到大自然中探索花青素不為人知的一面,揭開它更神秘的面紗。秋季的時候,老師可以帶幼兒到外面觀賞自然風景,火紅火紅的楓葉肯定能吸引幼兒的眼球,這時老師可以問:楓葉為什么在秋天的時候會變得火紅?可以讓大家各自發(fā)言,老師最后再給出答案:原來楓葉里含有花青素這種物質,秋天的時候樹葉中的細胞呈酸性,在酸性的條件下,花青素顯示為紅色,那么葉子就會變?yōu)榧t色,而且樹葉顏色的深淺和花青素的含量有著一定的關系。這樣既可幫助幼兒體會到大自然、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三者之間的關系,又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進行適時的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同時,還能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yǎng)他們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5結語

開展幼兒科學教育是幼兒園教學內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開發(fā)幼兒潛能和思維模式、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對幼兒實施科學啟蒙教育最直接的一個途徑??茖W啟蒙教育在我國已經發(fā)展起來,化學小實驗在啟蒙教育領域的融入,是彰顯科學技術普及的科學手段,也是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體現(xiàn)。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兒童的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和科學實踐能力己成為我國在發(fā)展過程中最關注的方面之一。

參考文獻

[1]TRACYHJ,COLLINSC,LABGEVINP.ChemistryAbounds:AnEducationalOutreachProgramDesignedforElementarySchoolAudiences[J].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1995(72):1111-1112.

[2]KOELHERBG,PARKLY,KAPLANLJ.ScienceforKidsOut-reachPrograms:CollegeStudentsTeachingSciencetoElementaryStudentsandTheirParents[J].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199(76):1505-1509.

[3]陳凱,陳博,趙鈞若.基于趣味化學實驗的小學生化學啟蒙教育[J].化學教育,2010,31(9):38-41.

[4]王煒祺,陳凱,張鳳.兒童科學教育的典范:德國巴斯夫“小小化學家”實驗案例介紹[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7,23(8):56-57.

[5]陳曉娟,楊燕.幼兒化學小實驗的實踐與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S1):104-106.

[6]姚嬋,姜大雨.趣味性和益智性化學小實驗在幼兒科學啟蒙教育中的運用[J].化學教育,2018(19):57-61.

作者:李颯英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