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的領導藝術

時間:2022-06-01 06:15:00

導語:一把手的領導藝術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領導藝術,是領導班干部一個永恒的主題。作為一個領導班子的主心骨,充當“雁陣”中的“頭雁”角色的一把手來說,他造性地運用領導藝術,不斷提高領導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以信行權

現(xiàn)代領導觀認為,權威是領導者的一種行為影響力,是權力力量和人格力的完善結合。前者主要來自于組織法定授予的職權,是一種與職位相應的帶強制性的支配力量;后者主要來自于領導本身,是一種令人信服的自然力量,即所謂的威信。領導者實施領導,權力與威信缺一不可。但是不可否認,純粹地以權力支配他人,得到的只是被動消極的服從,而且這種外在影響力將隨著權力的消失而迅速消亡。

威信則不同,有信則威。它是被領導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信任和欽佩,是一種征服人心的力量,能有效地調(diào)動被領導者的積極性,效果比強權威政顯著更持久。因此,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不能僅僅依賴于權的支配力量,而應注重取信于民,從而樹立威信,并借助于這種優(yōu)勢,更好更有效地行駛使職權。

一把手以信行權,首先必須有高尚的品格,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勤觀。人民在給予我們權力的同時,也給了我們責任、重托和考驗。因此我們要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確對待和使用手中的權力,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不折不扣地服務于人民,實踐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誓言。

其次要發(fā)揚實干苦干、無私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只有在實干苦干中,才能樹立起領導者實實在在的威信。堪稱各級領導干部楷模的焦裕祿、孔繁森,之所以能深受群眾愛戴,在群眾中樹立自己的崇高威信,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他們對人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工作中兢兢業(yè)業(yè),扎扎實實,為群眾辦了許多實事、好事。因此領導干部必須立足本職,帶頭弘揚奉獻精神,樹立實干形象,時時處處關心體貼群眾,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多做實事,多辦好事,用自己的模范行為感染群眾,激勵群眾。

再次,要公正廉明。“公生明,廉生威”,“公正玩私,一言而萬民齊”。待人處事不以公心、不重廉潔,本事再大、能力再強,也會喪失其感召力和號召力。作為領導者,只有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才能在群眾中樹立和提高自已的威信。這樣對領導者才會傾心擁戴,領導者也才能號召群眾、帶領群眾,進而充分調(diào)動廣大人民群眾大干事業(y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眾謀善斷

在領導決策活動中草藥,謀與斷是一個辯證統(tǒng)一的完整認識過程,是民主與集中的定格轉換,是民主集中制在決策中的靈活運用。謀是斷的前提,斷是謀的目的。只有正確地處理謀與斷的關系,才能有科學的決策;只有堅持眾謀善斷的原則,才能提高決策水平。

一把手是全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雖然只有一票的權利,但并非一票的責任。因此,在謀之前必須慎之以慎,要將自己置身于領導和群眾之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善于廣開言路。一方面,注意經(jīng)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聽、多看、多調(diào)查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班子成員、參謀部、智囊團的優(yōu)勢,要多與班子成員真誠交心,促膝相談,溝通信息,聰耳明目。尤其是在決策重大問題時,一把手要善于鼓勵和指導大家打開思路,各抒已見,暢所欲言。要注意尊重每一位班子成員,不論年齡大小,資歷深淺,能力強弱,一律平等對待,切不可事先表態(tài),急于拍板。要注意聽取每個班子成員的意見特別是注意聽取和收集不同意見和建議,以獲取更多的真知灼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集思廣益,力求眾謀、多謀、準謀。

一把手在決策過程中,“多謀”之能不可無,然而“善斷”之功更不可缺。所謂善斷就是善于運用科學知識和理智意志的力量,當機立斷,果斷拍板,以確保決策的及時性、有效性和準確性。這就要求領導者在決策時必須縱觀全局,博采眾長,權衡利弊,大膽抓住時機,及時予以決斷。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今天,我們面臨著眾多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的有利條件和時機。一把手要善于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機遇,尋找機遇,把握機遇。如果當機不斷,徘徊觀望,猶豫不決,就會錯失良機,后悔莫及。無庸諱言,任何決策都具有風險,越是非曲直重大決策風險也就越大,問題是決策者不能因為存在某種風險就是畏縮不前,而應當知難而進,勇于開拓,充分體現(xiàn)領導者獨樹一幟的決策風格和敢擔風險的決策魄力。

寬嚴相濟

實踐證明,領導者在實施領導和管理過程中,正確把握運用寬與嚴的尺度,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整體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所謂寬就是指處世待人虛懷若谷、寬容大度;嚴就是指嚴肅的態(tài)度,嚴格的要求,嚴明的紀律,嚴謹珠作風。在領導行為中,寬與嚴是一個辯證統(tǒng)一體。如果一味地嚴,就會給人一種“無情無義”的印象,造成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思想閡和感情“真空”,不利于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工作也就會缺少靈活性和機動性。但如果無原則地寬,純粹做一個“好好先生”,則會喪失制約性和穩(wěn)定性,領導效能也就無法發(fā)展。因此,二者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能顧此失彼。

例如,在選才用才問題上,一方面,始終嚴格遵循德才兼?zhèn)涞脑?、“任人唯賢”的班干部路線和班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堅持以發(fā)展論是非,憑實債用干部,用時輔之以一系列嚴格的考核、約束、獎懲等制度,對那些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無所建樹、守攤敗業(yè)者堅決給予批評教育,該撤的撤,該換的換。另一方面,則大膽地啟用人才,“不怕?lián)L險,只怕誤事業(yè)”,對那些品質(zhì)好、能力強、富有潛力的年輕班干部,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觀點,寬容地對待其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偶然的失誤和不深的資歷,不拘一格地提拔使用。